秋日的柏林,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洒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玻璃幕墙上。在这座连接中德文化的桥梁内,一段关于勇气、人道主义与和平的记忆正被唤醒。当地时间9月29日上午10时30分,《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约翰·拉贝等德国人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主题展览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展厅开展。当时光的指针指向这个难忘的时刻,两个民族共同书写的人道主义篇章在展厅内熠熠生辉。



暴行见证:德国人士视角下的历史真相
本次展览共展出11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22件(套)实物展品,并配有视频、音频资料及2处场景互动装置。
展览第一部分“二战中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主要介绍约翰·拉贝及其见证的南京大屠杀暴行,设置“从‘汉堡之子’到‘新南京人’”“日军入侵南京与中国的抵抗”“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三个单元,重点介绍《拉贝日记》收录的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拍摄的影片截图、德国工程师克勒格尔拍摄的日军在南京暴行的照片、德国外交官陶德曼和罗森向国内发送的反映日本暴行的报告等内容,体现德国人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


展览第一部分
展览第二部分“人道主义救援”,主要介绍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外人士救助难民的事迹,设置“建立南京安全区”和“救助郊外难民的卡尔·京特”两个单元,展示拉贝在自己的住宅收容602名难民,京特在郊外救济难民,以及难民对拉贝的感激,播放拉贝日记收录的难民合唱曲,生动再现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外人士合作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的感人事迹。

展览第二部分
展览第三部分“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景”,主要介绍战后纪念活动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设置“共同的记忆”和“记忆的传承”两个单元,展示拉贝日记公布的过程,体现共同的历史记忆。介绍二战结束后南京帮助拉贝一家度过难关,将拉贝故居建成纪念馆,在德国修建了拉贝的新墓碑,与拉贝的后人一起延续历史的记忆。介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拉贝的纪念,以及德国民众参观后的感想,最后通过国家公祭和世界记忆传播维护和平的理念,展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展览第三部分
记忆传承:跨越时空的感恩与回响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展览通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与珍贵实物,全面展现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呈现约翰·拉贝等人在人性最黑暗时刻迸发出的良知与勇气。纪念这段历史,从来不是孤立的回望,而是通过文化与记忆的桥梁,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读懂中国人民在侵略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对和平的执着坚守,以及人类在面对共同邪恶时的正义共鸣,从而凝聚起超越时空的精神共识。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致辞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杨琤琤在致辞中表示:“88年前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包括约翰·拉贝在内的国际友人挺身而出,庇护了超过25万中国平民,展现正义与人道主义光辉。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拉贝先生对生命的大爱和对和平的追求,与拉贝家族的情谊跨越百年延续至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巨大牺牲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记,应共同铭记历史,携手面向未来,做正确历史记忆和人类良知的守护者,做友谊与合作的推动者,使和平与正义的薪火代代相传。”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杨琤琤致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在致辞中表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就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就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希望此次展览架起历史记忆的桥梁,让我们从‘世界记忆’中汲取保卫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的智慧,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致辞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Christoph Reinhardt)在致辞中动情地回顾了家族记忆和他的寻根之旅。他回忆了曾外祖父被盖世太保带走审讯的往事,也见证了家人为公布尘封60年的日记而打破沉默。多年来,他并未真正理解曾外祖父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直到亲赴南京,在纪念馆里,在南京的旧居门前,他才终于找回生命中缺失的拼图。他亲眼看到、听到、感到中国人民将约翰·拉贝视为亲人,这份铭记,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大爱从未被遗忘。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致辞
观展结束后,不少参观者仍沉浸在展览带来的触动中,从丰富的展陈内容里读懂历史、感悟当下,对和平的珍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现场观众桑多瓦尔女士表示,在德国,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多局限于本土,展览有助于提升西方社会对二战的全面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观众看展
在留言区,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写道:“庄严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友人,这位为中国人民、全人类及和平事业作出不朽贡献的英雄——约翰·拉贝。”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撰写留言
开展五天已有近百位德国观众撰写留言,写道“这是一场极为震撼人心的展览。在纪念80周年的重要时刻尤显意义非凡。由衷感谢!”“感谢中国的慷慨与热忱!我欣慰地看到,在那些不光彩的历史之外,也有德国人为世界留下了善行。愿全人类共享和平的未来!”“愿世界不再有藩篱与隔阂。”“祈愿世界永享和平!”“愿世界上所有人共享和平!”



德国观众撰写留言
开幕式上,在“南京市民的感恩与拉贝家族的回响”环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向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赠送中国国家档案局主编、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出品的《拉贝日记》全译本《拉贝日记:敌机飞临南京》,象征着南京人民对拉贝家族跨越时空的感恩之情。赖因哈特先生向纪念馆赠送了有关约翰·拉贝的历史和纪念资料。


周峰馆长与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互赠礼物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还有,德国统一社会党前总书记、国务委员会前主席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柏林东方出版社社长弗兰克·舒曼(Frank Schumann),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Volker Tschapke),《柏林报》出版人霍尔格·弗里德里希(Holger Friedrich),历史学家、前东德统一社会党中央档案馆馆长英格·帕尔东(Inge Pardon),路德维希菲尔德市德中友好协会主席佩特拉·莱曼(Petra Lehmann),前德国外交官兼驻上海总领事、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沃尔夫冈·罗尔(Wolfgang Röhr),德国作家、画家老狼(Wolfram Wickert)。



德国观众看展
本次展览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指导,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五洲传播中心承办。展览预计将在11月17日-12月19日持续展出,为德国民众及各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历史、思考和平、促进友谊的重要平台。


德国观众看展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历史成为世界记忆。截至目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分别在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罗伦萨、菲律宾马尼拉、法国卡昂、白俄罗斯明斯克、捷克布拉格、丹麦奥胡斯、西班牙马德里、匈牙利布达佩斯、希腊雅典等城市办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