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郝亚明,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教授
采 访:中国人权网 贾璞玉
采访时间:2020年10月15日
中国人权网:美国一直自诩为“人权标杆”,把“人人生而平等”挂在嘴边,教训他国如何行事。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国内的疫情形势日益恶劣,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不仅如此,美国政府也不断破坏国际范围内的抗疫合作,可以说这次疫情彻底撕下了美国的虚伪面具,美国的抗疫表现也让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式平等的虚伪性。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郝亚明老师,跟我们一起分析审视一下所谓的“美式人权”。郝老师,您好!
郝亚明:你好!
中国人权网: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美两国分别采取了非常不同的抗疫防控措施,您能从人权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下中美抗疫模式的这种差异吗?
郝亚明:的确是这样,美国在医疗技术、医疗设施和医疗理念上,都是世界领先的,而且美国疫情的集中暴发相对较晚,他们本身是有这个实力和有时间窗口去做好应对的准备。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美国成为了全世界疫情的中心,无论是患病确诊的数量以及病亡人数的数量都是世界最多的。
从人权角度来分析,中国很明显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切有可能、有必要的措施去防控疫情,以此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从武汉这种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封城,再到异地大规模调动医护人员参与救治,建立方舱医院收治一般症状的病人,再到社会上的普遍参与,比如说居家隔离、社区管控,比如说近期中国每当一个城市出现病例,政府就会采取全城核酸检测的方式。这样不计成本、不计投入,最终目的就是为了?;と嗣竦纳ㄓ虢】等?。
相对而言,美国的人权从表面上来看,秉持的是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实际上,美国的很多行为,他的很多抗疫措施背后,在个人自由的幌子之下,还潜藏着很多的或者掩盖了很多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量。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他要保证股市的继续往上的运行状态,保证一些特定企业的运行。当然还要包括政党的一些利益,包括总统大选,这些考量都是掺杂其中的。
中国人权网:那您认为关于新冠肺炎抗疫,自诩“人权卫士”的美国应该做什么样的反思呢?
郝亚明:谈到美国在这次疫情中间应对不力,包括对人权?;ふ庖环矫孀龅牟皇悄敲吹轿?,他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总结下来,就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谈一谈。
从理论上来说,美国的人权观有革新的必要。因为片面的自由主义人权观,并不能涵盖人权的全部内容。就拿这次新冠肺炎而言,面对这种高传染性,如果以个体自由的名义拒绝、排斥强制性的防疫措施,它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它不仅是对个人的一种影响,还影响到他人的健康(权),影响到集体的健康(权)。我们进行权利排序,如果过于强调个人自由的价值,事实上就会忽视或者阻碍对其他权利的保护,我想整体上达不到真正?;と巳ǖ哪康摹?br />
从实践上来看,“美式人权”需要反思的是比较强烈的工具性。“美式人权”并没有他自己宣称的那么美好,那么善良,那么崇高。美国经常在国际事务之中秉持双重标准,经常以人权作为工具去攻击非同盟国,对本国或者盟国的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这是他虚伪性的一面。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可以看到美国在应对国内人权问题的时候,也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工具性。我在前面也谈过了,在个体自由的背后,隐藏着政治和经济利益在里面。一定程度上,美国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人为的造成了个人自由与强制防疫之间的冲突关系。美国需要反思,在人权事务中要放弃工具化的做法,切实回到人权保障的轨道当中来。
中国人权网:美国一直对外宣称是“自由和人权的灯塔”,但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他们非但没有保障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而且拒绝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抗疫,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可以说,这次疫情彻底撕下了美国以及他的“美式人权”的虚假面具。我们应该怎么认识“美式人权”的真面目呢?
郝亚明:你的这个问题我还是结合疫情来谈。美国在本次新冠肺炎的防疫过程中,体现了三个特征,我把它总结成不平等、不科学、不担当。我想从这几个方面也能体现“美式人权”的虚伪性。
首先来谈一谈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人权保障的不平等性。
在美国疫情防控早期,在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机会比较难得的时候,只有一些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或者像NBA球员这样的一些巨富阶层,才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检测。即使是在后期,检测机会已经比较普及的情况下,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通过调查发现,在白人社区里边,这种检疫机会、检疫材料的获得,相对于少数族裔社区而言,有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不平等还体现在老年人口、贫困人口、少数种族人口。他们在疫情防控中也处于非常不平等或者非常弱势的地位。这次美国的养老院死亡率、患病率是非常之高的。《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在养老院之中的人口居民以及工作人员,死亡的人数高达7.7万。这就是说,包括养老院在内的美国长期照护机构之中的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死亡率却高达30-40%。
对于贫困人口也是这样。疫情暴发之后,对于没有经济保障能力的贫困人口而言,他们不得不每天继续工作。由于美国社会没有采取严格防疫或者限制性措施,他们的工作环境实际上是比较差的,比如说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清洁工人、售货员,都是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严重,感染率是非常之高。
还有一个大家非常关注就是少数种族。美国CDC(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拉美裔的新冠肺炎的感染率是最高的。在CDC各州的统计数据中,非洲裔因感染肺炎的致死率都是最高的,死亡率是他在州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2倍以上,有的3倍,甚至有的超过了4倍。
第二个我想谈一谈(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人权保障中存在不科学性的一面。他很多的应对,是遵循的一种政治化的逻辑,而不是科学化的逻辑。比如说是否佩戴口罩这个问题,在美国社会,从比较早期,可能会以保障个人自由的名义拒绝戴口罩,后面进一步发展成了具有政治含义的。同时,社会上还存在一种对新冠病毒严重性和危险性的误导,流传新冠肺炎跟流感差不多。包括他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内,提出喝消毒液、注射洗手液这种方式去抗击新冠肺炎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建议。
第三个我就谈一谈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国在人权保障中的一些不担当。美国政府在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但他并没有反思,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责任也好,或者出于其他考量也好,把精力不断用于指责中国,所谓的“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功夫病毒”,最近又提出一个“中国诅咒”,这样的话语频繁从特朗普、蓬佩奥这些人口中冒出来。这些言论表明什么?显示美国政府对内缺乏政治担当,不敢直面问题,最终影响到他们对国内疫情的控制。对外而言,显示美国缺乏大国担当,在这个亟需全球共同携手来应对新冠疫情的局面之下,却片面的、无理的指责中国,影响到世界团结或者秩序。
中国人权网:谈了这么多差异和不同,您认为中美两国或者是世界各国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我们每个人权利的实现呢?
郝亚明:在保障人权上,人类是具有共同利益的。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一直强调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去促进世界人权治理。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像气候问题、战争问题、核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未知的病毒。这一次的新冠肺炎就给我们敲响了非常严重的警钟。人类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只有携起手来,才能够去对抗人类共同的挑战,维护人类共同的利益,否则我们就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只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站在人类利益一致的高度,才能够在世界人权治理上走出一条合作的道路,一条光明的道路。
中国人权网: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政府不科学、不平等、不担当的疫情防控工作,让民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严重侵害了美国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的:“政客将疫情视为攫取权力和党派利益的契机,代价则是众多美国人的生命。”美国一向自诩“人权教师爷”,但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现,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