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记者走访格力小学 火山石上的中国汉字
格力小学、格力幼儿园是珠海格力集团为珠海援建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捐建的配套工程。
格力小学有3栋教学楼、15间普通教室,以及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和实验室等多功能教室??扇菽?5个教学班和540名学生。格力小学已有6个年级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6人。
教室外的火山石上刻有小学阶段所学的汉字,课余时间学生可以用毛笔沾水临摹,既可以识字又可以练习书法,奥地利记者对此颇感兴趣,在火山石上提笔写下了“我是奥地利人”六个中国汉字。
美术班的傈僳族学生接受CGTN记者采访
教室外的火山石上刻有小学阶段所学的汉字
奥地利记者写下“我是奥地利人”六个中国汉字。
大山里的回响 傈僳族“合唱团”演绎双语版《我和我的祖国》
福贡群发民族服饰加工专业合作社位于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阿路底易地扶贫搬迁点内,其产品以原生态民族服饰为主,既保留和突出民族特色又兼顾大众的审美和实用需求,产品远销缅甸和新加坡等国家。
合作社的带头人此路恒是傈僳族人,他身残志坚,艰苦创业,利用非遗技艺传承和?;っ褡逦幕?,打造了“纱兰颜”品牌,努力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为了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激发乡亲们的工作热情,此路恒还组织合作社的就业群众成立了农民合唱团,用傈僳语、汉语合唱经典歌曲,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农民合唱团。此路恒说,“大家坐着是工人,站着就是合唱团”。
此路恒向记者介绍带头脱贫的经历
合作社的职工在织布
外国媒体在记录采访内容
“合唱团”用傈僳语、汉语高唱《我和我的祖国》
草果——傈僳族群众的“金果果”
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11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5亿元,带动4万户农户增收。怒江已成为我国草果的核心产区,草果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
生产线工人正对鲜草果进行检查
叁有堆,福贡县石月亮乡咱利村村民,他有10亩地,种植草果四年来共向加工厂运送草果3000多斤,收益15000多元,2020年预计将收获草果2万斤。叁有堆说,以前种玉米年收入仅3000-4000元,现在种果子一年比一年结得多,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叁有堆拿到了当天卖草果的收益15000多元
怒江大峡谷铁核桃 砍刀劈出来的脱贫路
怒江大峡谷盛产的铁核桃果仁香气好、油脂含量高,但果壳坚硬。在珠海市香湾街道香凤社区帮助下,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起了铁核桃扶贫车间,并发明了一个办法:用砍刀砍开铁核桃。
扶贫车间既解决了“砍核桃”的用工问题,又解决了傈僳族贫困搬迁户的就业问题。砍核桃一斤1.3~1.4元,平均每月可增加一两千元收入,当地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又可增加收入。
维拉坝铁核桃扶贫车间
外国记者用手机拍摄砍核桃
劳动技能培训 就业之路越走越广
2020年以来,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期,共培训665人次,带动就业382人,培训项目包括家政服务、电工、芒果种植、老年人护理等。通过培训,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技能,打开了就业择业的渠道。
图为泸水市统战部驻点工作队队长桑娜妞介绍易地搬迁群众技能培训情况
难忘的维拉坝 怒江州第一个扶贫搬迁现代化住宅区
怒江州有人口55.3万,其中需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0万,搬迁安置点达84个。
12月9日上午,记者们来到泸水市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点——珠海社区,这是怒江州第一个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技能培训、扶贫车间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区。
维拉坝珠海社区是珠海市在怒江州援建的较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点之一,这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代表
记者参观搬迁户旧居
易地扶贫搬迁也是本次采访令人印象最为深刻之处,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村民变工人。怒江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局面”,成为中国减贫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