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来到中国北京,中国政府授予我“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在这次获奖之行中,我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招待晚宴,协会一位领导致辞对我表示欢迎的时候,诵读了一段陈毅元帅写的诗《致缅甸友人》,开头用缅语翻译过来大意是“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实际上,我承认,那时我是听过陈毅元帅写的那首称颂缅中友谊的诗,却不能准确地背出来。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211601.jpg)
2015年8月2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获得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及青年成就奖的20位外国专家并颁奖,左1为杜光民(摄影:韩东)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249172.jpg)
杜光民在“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现?。ㄉ阌埃汉?/span>
回到缅甸后,我心里一直无法忘怀那天发生的事。有一天,我冒出了一个想法,要将这首诗翻译成缅甸语。于是,我到网上查到了这首诗的全文:
赠缅甸友人
陈 毅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这是在缅中友好交往历史上极具价值的一首诗,它深深地感动了我。
据记载,陈毅元帅的《赠缅甸友人》诗写于1957年12月17日。中国歌唱家李谷一还把这首诗创作成歌曲演唱过,非常悦耳动听。歌曲和诗句里的缅甸语词“胞波”,是用中文音译之后放进去的。中国和缅甸政府之间开始正式使用“胞波有谊”这个词的时间,大概就是在这首诗创作的那个时期。
《赠缅甸友人》诗创作的时候,陈毅元帅是中国的副总理。这首诗创作于1957年泼水节期间。当时,缅甸总理吴努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过泼水节。因为彼此是“胞波”,所以为了欢迎吴努,陈毅元帅陪同周恩来总理来到云南省,两国领导人在西双版纳一起欢度泼水节。吴努在自己的传记《周六出生的孩子》中记述了这段历史。之后,陈毅元帅不止一次以副总理的身份到缅甸进行友好访问。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348577.jpg)
1960年4月15日,周恩来总理(左1)和陈毅副总理(右1)身穿缅甸民族服装参加缅甸泼水节
诗里面写的江指的是萨尔温江,是缅甸最长的河流,它起源于西藏东部唐古拉山南麓,在中国叫怒江,从中国顺流而下进入缅甸。它无疑是缅中相连的一个例证。正如诗里写的一样,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共同感受江水的甜美。
“胞波”一词原本是很早以前缅甸人对到缅甸去的中国人的一种友好亲密的称呼,意思是亲生父母生的同胞兄弟姐妹。从缅甸封建王朝开始,就有外国人去到缅甸,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人。因为缅甸人天生热心肠,对来自己国家的客人都热情招待,而中国人也拥有无论到哪里都和当地人和睦相处的好习性,所以,从古至今,在缅甸的华人和缅甸人能特别融洽地相处。缅甸人亦把来自己国家的中国人看作自己亲生父母生下的同胞兄弟姐妹一样,把他们称作“胞波”。
1948年,缅甸宣布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1949年,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之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将本来是两国人民之间互相称呼的“胞波”提高到了国家层面,并有了“胞波友谊”一说。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有许多华人在缅甸居住,缅甸独立后,他们的身份合法化并且缅甸人民也接受了他们。因为华人始终记得缅甸的恩情,所以,“胞波友谊”也开始被广泛运用,变得更加生动美好了。
“我们和你们”丛书之《中国和缅甸的故事》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508856.jpg)
《中国和缅甸的故事》中、缅文版 (五洲传播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508856.jpg)
《中国和缅甸的故事》中、缅文版 (五洲传播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主编:李晨阳(云南大学副校长、缅甸研究院院长)
内容简介: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有着22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亲密交往,和睦相处,互称“胞波”。自195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国,更是缅甸主要的发展援助国。缅甸国家转型以来,中缅胞波友谊不断升华。2011年,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两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2018年9月初,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共建“一带一路”迈出新的步伐。
本书的31位作者包括了两国的外交官员、高校教师、智库专家、新闻工作者、学生以及在缅中资企业人员,他们都是中缅友好关系的使者,他们以自己的亲历亲闻,聚焦两国关系和民间交往,讴歌两国人民间深厚的胞波友谊与合作,为新时期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油添彩。外交部前驻澳门公署特派员、中国前驻缅甸联邦特命全权大使叶大波作序推荐。
欲了解更多 图书详情,请扫下方二维码:
![](/r/cicc/uploadfile/2020/0119/20200119030806378.png)
如欲购买以上图书,可联系我社发行部:010-82005927,京东、当当等网上书城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