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楼兼职联系方式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下载,200块约3小时,风楼阁全国信息最新版介绍

大型系列纪录片:《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11-05来源:五洲传播中心
  中国是世界非遗第一大国。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1183个。这一笔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着这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智慧和精神。节目致力于打造一部具有声音和画面的影像作品,系统完整的再现这段辉煌的历史,通过镜头拨开一个个民族记忆中最精华的篇章,让非遗项目有一个系统的影像支持体系。预计将制作30集。节目将分为三季,每季10集,目前第一季已制作完成。


  影片信息:

  大型系列纪录片:《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导演:王佐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单集时长:30分钟版本 6分钟版本
  集数:30集(已完成10集)
  出品公司:五洲传播中心  东方美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制作团队:

         

  五洲传播制作团队


  五洲传播中心是一家隶属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综合性国际文化传播机构,成立于1993年12月。多年来,五洲致力于通过影像手段向国际观众介绍中国的自然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基本情况??辜吐计?、专题片、形象片、宣传片、电视栏目、影视剧、新媒体视频等影视制作业务,以及影视节目的多语种译制业务;拓展传播渠道,开展中国题材影视片的海外播出、发行、展映和宣传推广活动。

  与国际媒体和电视机构开展国际联合制作是影视传播中心的特色业务之一,迄今为止与全世界20多个国家的40多家电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内30多个省、市、区密切合作,将200多个小时的电视片传播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视传播中心还承担着国新办影视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及传播、应用等任务,影视素材及成片存储约16000小时。



  东方美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的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的纪录片人,尝试以符合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传播中华和平和谐合作包容的核心价值,与世界分享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在中外平等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了解缔造和平”。东方美投资并由美方一线团队摄制的大型纪录片《探索中国—寻找心中的香格里拉》(第一季13集)已于2013年10月到2014年1月通过美国探索发现频道在全美播出,并签约覆盖全球的NGCI—国家地理频道(国际)面向世界近180个国家发行和播出10年。

  内容提要:

  《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情景再现、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拍摄手法,从国家级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选用影视方式能够良好表达的内容为选题。纪录片以精品化的制作理念,成为中国非遗领域影像的高端作品。该纪录片与以往纪录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着重展现出非遗本身的工艺,通过工艺的展示,展现工艺自身的魅力。

  1.《泥人张》




  “泥人张”作为中国泥塑的代表,2006年成为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片用直观的视觉语言,系统展示了泥塑艺术的工艺流程,详细解读了从泥土到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本片以故事化的逻辑,讲述“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极具天赋的艺术造诣,以及180多年后第六代传人张宇的艺术创作。本片注重影像的品质,着重刻画泥塑作品的呈现方式,让观众对泥塑艺术有最真实、细致而又极富美感的体验,从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功力和璀璨辉煌。[page]

  2.《玉雕》






  以宋世义大师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从事玉雕设计近30年的艺术成就。宋世义技法全面,手法多变,作品题材广泛,从巨制到小件,从浮雕到圆雕,从风景到人物,从传统到现代,无不涉足。构思严谨、章法合理、工艺细腻,是他的艺术风格和追求。

  本片中,用高清近景镜头深入的刻画了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的过程。以记叙的方式呈现了玉雕继承人宋世义一生中的玉雕精品,这将会是一部玉雕魅力的视觉盛宴。

  3.《苏绣》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

  本片以传承人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展示出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用高清镜头诠释了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着重呈现了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的逼真艺术效果,可谓是是名满天下。

  4.《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潮阳县志》记载:“潮阳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金漆木雕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多以人物、花鸟动物等图案为主,善于利用谐音,和吉祥寓意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的祝愿与追求。

  本片将通过实景拍摄、情景再现、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手法,展现潮州金漆木雕,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作品经历千雕万镂方始成形。构思奇巧之上,刀锋险峻之处,髹漆贴金之后,又达金碧辉煌、瑰丽精美、至高无上而精彩纷呈之艺术境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可以充分展现浓郁的岭南文化特点和独特的地域风情。[page]

  5.《紫砂》








  紫砂壶,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本片以传承人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展示出紫砂壶精细的制作工序。首先从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等一道道细致的工序才能得到紫砂壶所用的紫砂。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工艺复杂并极其考究,这个步骤十分考验制作紫砂壶大师的手艺。成型的器坯需放置阴干后才可进行烧制?;鸷虻陌盐帐亲罟丶牟街?,稍有不慎就将毁于一旦。所以只有对紫砂壶制作的每个步骤的精准的把握,才能最终形成一把上好的紫砂壶。所以说一把上好的紫砂壶不仅仅是一把单纯的壶,更多的是一件工艺品。正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6.《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本片以传承人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展现出歙砚制作工艺的繁琐和复杂。歙砚的选料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挑选出硬度适中同时要有一定的块度、粒度的石材。将所选石材制坯,再经大师设计、雕刻,最终成型。其中制作砚台是道极其重要的关键性的工序,要根据砚石的石质形态,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通过高清摄像机,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一方歙砚背后的韵味。

  7.《长白仙草》






  长白山是中国人参的重要产地,是东北古老的满族发祥地。三千年的满族生活历史产生了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并延续至今,闪现着神奇的流光溢彩。

  本片通过实景拍摄、情景再现、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手法,展现鉴别参工艺、种植参技术,以及人参加工等传统技艺,质朴且殷实,温和且浪漫,珍贵的人参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与智慧的结晶,也展示黑土地风土人情、文化特色。

  8.《古琴》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

  以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古琴弹奏者陈雷激为主线,他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9岁开始学习古琴,一直师从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先生。表现古琴追求拙朴纯真,摒弃矫柔造作,重功力而轻外表。[page]

  9.《雷山苗年》






  苗年是雷山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苗年每年一次,节期三天,也有十天半月的。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有的在农历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猪日),有的在九月、十月、十二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或丑日(牛日)举行。

  苗年是雷山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性节目,如同汉族的春节。节日期间都要举行斗牛、赛马、斗鸟、跳芦笙、踩鼓等传统娱乐活动。苗年是最集中地展示苗族服饰、银饰、工艺美术等有形文化的节日,时间大都在农历十月,既是热季的结束,又是冷季的开始,同时也是旧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苗年有大年、小年和尾年之分,小年仅打点糯米粑祭祖,尾巴年也仅象征性地过,唯大年最为热闹,所有的传统活动亦在“大年”期间举行。过年之前,已出嫁的姑娘要接回家共度佳节,家家户户要酿制米酒、打年粑、磨豆腐、杀年猪、备新衣过年。大年当天(如汉族除夕),家家都要以猪头、猪心、腰子、鸡、鱼、酒和糯米粑祭祀祖先神灵,祭品中,其他都可以缺,唯有鱼不能缺,必须用鱼祭祖,表示不忘祖先东海边故土。因为苗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聚会的时间长,也最热闹。

  过年的第二天(即汉族的大年初一)老年人都穿上新衣,到房族或临寨去“拜年”,苗语称“待仰”(daifniangx),直译“踩年”、互相祝福问候,喝酒唱歌。村寨总要举行吹笙、打鼓、跳舞联欢、斗牛、斗鸟等活动。有的以一村一寨为单位进行,有的几个村寨联合举行。未婚男子借此佳节,到临近村寨去找姑娘们游方,谈情说爱,并有姑娘们凑饭凑肉,加以招待,使传统节日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场所。

  10.《侗族大歌》



  
  历史上,由于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的民族历史、社会知识、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都是用歌来记录与传承。侗族大歌简称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一般侗族孩子很小便进入歌班学习,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班,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班的组建一般遵循同族、同性、同辈的原则,由本族或本寨经验丰富的歌师在农闲时间专门教授,直到他(她)们能独立参加鼓楼对歌为止。歌师在侗寨拥有一种超然的权威,他们是一切传统的继承者、传播者与缔造者。因此,侗家人视歌为宝,他们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他们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节目意义:

  该系列纪录片与以往同类纪录片不同的是:以传承人的故事为主线,更多的展现出非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通过生动的故事、唯美的画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文明和智慧。运用高清摄像机的拍摄,细致的展现出非遗工艺本身的魅力,使观众深入了解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让当代人认识和了解祖辈传承的文化,并继续继承和发扬。

  获奖记录:

  该系列中的《泥人张》获得第十二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短纪录片提名奖”系列节目

  业界评价:

  专家意见:


  央视审片专家崔雁敏认为,该纪录片是国内外不可多得了优秀的纪录片,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嬗琶狼蚁咛趿鞒?、内容丰富并极具内涵,充分展现出我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央视纪录片专家周东元认为,该纪录片以人物为引导来讲述故事,节目极具吸引力,紧张、明快、生动、鲜活的节奏,该纪录片更多的是对工艺的展示,这一视角是与以往纪录片的最大的不同,是我国“非遗”领域高端的影视作品。

  社会影响:

  《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局限在非遗产品上,而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展现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属于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文明和智慧。

五洲播报

    ?纪录片《熊猫叙事》全球播出 “旅外”大熊猫惊喜亮相 中国情温暖四海 ?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4-2027年合作印刷厂入围项目中标公告 ?2024“未来世界”国际青少年艺术展演在塔吉克斯坦圆满举办 ?纪录片《零碳之路》荣获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 ?五洲传播中心团支部与北京交通大学“青马工程”青年骨干开展“贡献外宣 严守纪律”联学座谈活动 ?五洲传播出版社亮相第20届希腊萨洛尼卡国际书展

影视资讯

    ?航天文化艺术论坛在武汉举办《登月》系列影片正式发布 ?中法合拍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于4月4日起面向全球播出 ?合拍纪录片《星空瞰华夏(第二季)》3月22日优酷播出 ?2月10日首播!中法合拍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带你走进多彩乡村,遇见奇妙人生! ?五洲纪录片《白求恩大夫》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历史文献纪录片奖” ?“丝路万里行·鸟瞰丝路”推介会在新加坡举办

图书资讯

    ?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24-2027年合作印刷厂入围项目招标公告 ?五洲传播出版社亮相第20届希腊萨洛尼卡国际书展 ?新书推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圣智学习集团到访五洲进行业务合作交流 ?五洲首度亮相巴拿马国际书展 中国图书深受当地读者喜爱 ?五洲传播出版社携百余种海外出版成果亮相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