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11时47分,15位勇士在无地面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从4999米的高空跃出机舱,成功伞降在已成为信息孤岛的四川茂县地区。这惊天一跳不仅创造了“三无”条件下超越海拔3000米以上跳伞极限的奇迹,也让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永远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
惊天一跳
跳伞历来是勇敢者的专利。在空降兵部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怕死不当空降兵。中国的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从起步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与挑战的超常规发展路线:组建11天即完成首次空中跳伞,半年内完成普及跳伞,9个月后参加联合演习。他们凭借刻苦的训练和拼搏的精神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空降兵速度”。在空军陆战第一旅成立的11年后,中央军委决定扩编空降兵部队。曾在上甘岭战役中一战成名的英雄部队——陆军第十五军被整编改组为空降兵。从陆地到蓝天,将士们积极转变作战思想,更新训练模式,成功地实现了从陆军到空降兵的蜕变。
1951年3月,中国第一批女伞兵跳伞成功。
但中国空降兵并未止步于此。为具备在各种地形、各种气候、各种情况下进行全方位全纵深立体机动作战的能力,达到“到处能降,降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中国空降兵积极探索、实践全方位训练模式。他们多次前往东北寒区、广西热带丛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形、气象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进行跳伞和适应性训练,并多次与委内瑞拉、白俄罗斯、哥伦比亚、土耳其、泰国、印尼等国家空降兵组织联训联演。在中国空降兵部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从将军到士兵,普遍掌握了5种机型、9种地形、8种课目的跳伞技能。
空中铁骑
在注重跳伞、野战生存等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中国空降兵也致力于重装空投、信息传输等方面的攻关,并且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样式。在“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砺兵-2008”“空降机动-2009”“联合-2011”等历次演习中,空降兵与其他军兵种相互配合,全面实践并检验提高了其海岛登陆、山地进攻、城市作战、空中进攻、高原反恐等能力,并通过伞降与机降结合、昼间空降与夜间空降交替等方式,利用不同机场、不同航线、多种机型实施多波次协同空降。随着装备的不断发展和训练、作战理念的逐步更新,中国空降兵由单一的空降步兵向摩步化跨越,又从摩步化向机械化和信息化迈进,从而使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加速提升。
精兵利器
60多年来,中国空降兵秉持着“精武、迅猛、献身”的训令,英勇搏击于天地之间,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砥砺刀锋;他们不断提升能力,超越自我,从成立初期仅能小规模作战的单一兵种迅速成长为一支能够在关键时节、关键部位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打击力量。随着战场机动、快速突击、远程打击和持续保障能力的提升,中国空降兵也必将秉承“忠诚无畏、迅猛善战、团结守纪、卓越奉献”的新时期空降兵英雄精神,向着“世界第一流空降兵”的方向大步迈进。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降兵战车方队风采卓然。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中、英、法、俄、西、阿六个文版即将同步登场,敬请期待。